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消息,4月17日,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。目前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,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、联合测试等工作,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。
另外,记者从2024年“中国航天日”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,中国航天工程任务将密集实施,其中,嫦娥六号任务将着陆月球背面南极-艾特肯盆地并采样返回;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十八号、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。
关注 1
今年我国将实施神舟十八号、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
4月17日,国家航天局召开2024年“中国航天日”新闻发布会。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吕波表示,去年,我国共实施航天发射任务67次,创历史新高。今年,中国航天的任务将更为繁重,航天工程任务密集实施。例如,嫦娥六号任务将着陆月球背面南极-艾特肯盆地并采样返回;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十八号、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;“商业航天”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将极力打造新增长引擎。
吕波介绍,去年,我国共实施航天发射任务67次,其中包括:探月工程四期、行星探测重大任务推进工程研制;中国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;澳门科学一号、陆地探测四号01星、新一代海洋水色卫星等成功发射入轨;发布了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,诚邀国际组织加入;开放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申请,共享科研成果;公布了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国际版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推动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关注 2
“中国航天日”主场活动落地武汉预计1500余名中外嘉宾参会
第九个“中国航天日”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,主题为“极目楚天,共襄星汉”。
吕波介绍,今年航天日主场活动主要包括:启动仪式、中国航天大会、航天文化艺术论坛、航天科普系列展览等,同期举办首届中国-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,将发布《武汉宣言》。
4月24日上午,将于武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2024年“中国航天日”启动仪式,首播今年航天日主题宣传片;发布嫦娥七号任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等航天领域重大信息;公布2024年“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”;颁发2023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最高成就奖等奖项。届时将有50多个国家、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外宾参加航天日主场活动。
主场活动期间将举办各类活动50余场,包括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终端设计大赛、行星科学“航天日”嘉年华等湖北特色活动。同时,将延伸开展院士专家航天员走进航天特色学校、走进荆楚科普大讲堂活动。
此外,还将举办全省科技馆航天主题科普活动、“我的太空梦”太空画创作征集及优秀作品展、航天科普系列展,展期持续到“五一”以后。届时,天和核心舱等一批重量级实物展品将亮相湖北。
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郭斌在发布会上表示,湖北省高度重视此次“中国航天日”活动,应邀出席的中外嘉宾预计达1500余名,包含一大批院士、权威专家和知名人士,其中外宾200余名。
关注 3
首届中国-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4月24日至26日举行
吕波告诉记者,首届“中国-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”由中国国家航天局、外交部、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,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武汉举行。论坛旨在落实中拉领导人重要共识,丰富中拉论坛合作内容,以高质量航天合作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。
论坛包括开幕式、主论坛和“空间基础设施助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”“深空探测与空间科学”“航天产业链创新发展”“外空全球治理和能力建设”四个分论坛。来自24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近90名代表将出席此次论坛,包括中国和拉美、加勒比国家政府部门官员及工业界、研究实体、私营部门等代表,他们将就构建航天合作伙伴关系、共享空间技术造福人类等展开探讨。
关注 4
中国航天日海报征集活动首次开辟人工智能创作赛道
今年“中国航天日”,全国范围将举办哪些活动?据统计,国内相关部门、高校、社团等将在4月24日及前后举办近500场系列活动,活动地点涵盖全国30个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、澳门特别行政区。相关航天展馆、航天设施将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;一批院士专家将走进大中小学校园,为青少年进行航天思政课程或科普宣讲;一些航天影视作品、航天科普电视节目等也将于航天日期间陆续播出。
每年航天日,国家航天局都会面向全国开展主题海报征集活动。今年海报征集活动首次尝试使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手段,开辟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海报创作赛道,共收到海报作品683幅。经专家遴选、网络公示,来自安徽省安庆市的方喜节设计的海报最终被确定为今年“中国航天日”宣传海报。
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,该海报作品中,长征系列火箭发射的场景与明月映照中的黄鹤楼交相辉映,地平线上的武汉城市剪影体现地域特色。古代文人登楼而上极目远眺、现代天文爱好者遥望星空,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对太空的向往。中国空间站、鹊桥二号中继星与嫦娥六号等中国航天典型元素融入画面,彰显航天人的凌云之志,寓意今年中国航天事业将会迎来更加丰硕的成果。
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